【中醫夢】 風雨飄搖


歡迎大家來到蔘蔘的血淚新專題─「那些年,蔘蔘一起追的中醫夢」

每一年的此時此刻,會看到許多抱持夢想的孩子,不畏艱辛,克服重重困難來到中醫系

一屆一屆恍如隔世,猶如一場夢,故有此名。

「中醫夢」系列邀請 目前就讀中醫系的小蔘蔘 及 在執業/開業的大蔘蔘,

以心得的方式 分享他們的 所見所聞 和 肺腑之言。

字字珠璣 讓 對中醫系充滿想像的孩子 能略窺中醫生涯一二


風雨飄搖

作者:CM44 中蔘蔘

   當初進到中醫系時,同學來念這個系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分數剛好到這裡,有的是對中醫懷抱著理想,有的是希望能博古通今貫通中西,有的是希望成為西醫,少部分是家學淵源,不論當初進來的原因是什麼,長達七、八年的在學期間與畢業後的環境或許才是形塑每位同學的關鍵。

        進中醫系時,不論大家進到這裡的原因是什麼,大多對中醫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認同,畢竟是自己念的系。課堂上溫文儒雅、仙風道骨的師長們總是講著中醫的不可思議、無可限量,也不忘提醒我們要為中醫而努力。中醫的報告裡,同學們也是聲嘶力竭地講著中醫的好、中醫多麼地科學,還不時地批評西醫「治標不治本」、「只靠影像檢查」、「只會開刀切除」。
  
            大部分中醫系的學生進到這樣激情的氛圍後,對中醫都抱著極大的熱誠,從加入中醫相關的社團、報名各種校外的中醫課程、參加義診、到中醫診所跟診等,無役不與,生怕自己比別人少了什麼。在大二時,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調查大家有多少人願意畢業後走中醫,有接近一半的人舉手,老師笑了笑,說畢業再看看你們有多少人願意走中醫。

           到了大四,充滿缺陷的中醫負責醫師計畫在中醫藥委員會的蠻橫推行下強渡關山,倉促上路,而如今,當時中醫及後中系學會提出的質疑也逐一應驗,不論是主訓名額不足、代訓制度畸形等,至今仍無法解決。在當時,許多想走中醫的雙主修同學發現中醫這條道路已充滿負責醫師計畫的荊棘,便考慮走上西醫的道路,而單修中醫的同學,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走上這條險惡的道路。

           雙主修與單修的同學都會進到醫院西醫見習,雙主修的同學在最後兩年會接受西醫及中醫實習的訓練,而單修的同學則會在最後一年接受中醫實習的訓練。見實習是第一次接觸到臨床,或許也是第一次感到西醫教學與中醫教學是多麼的不同。

           在西醫見習時,看到認真負責的醫師接到法院傳票,看到對四大科充滿熱情的學長姐們在不斷過勞下心灰意冷地離開,看到畸形建的健保制度讓輕症病人到處浪費資源而重症病人卻無法得到最好的醫療。西醫實習更能親身感受到健保核刪以及濫訴造成的防衛性醫療如何影響著我們。醫師為了病患開立當下需要的檢查與處置,事後卻遭到健保核刪罰錢,醫師還要被醫院高層檢討。現在醫師須面對病人時,往往先想到的是「會不會被告」,為了不被告而開立了更多的檢查與處置;為了不被告,以保守的治療取代對病人更有益但風險也較高的處置。醫師在面對病人時,「怎麼做對病人最好」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考量。

           有些人說醫師即便被告,判刑的機率也不高。一般人光是車禍到調解委員會調解就身心俱疲了,更何況因醫療糾紛收到「業務過失傷害」、「業務過失傷害致死」的傳票,收到傳票後還要纏訟多年。我在急診實習時,一位心跳停止的病患被送進了急救室,我們在病人胸口做CPR,趕來的心臟外科學長則在病人的大腿裝設葉克膜管路,最後病人恢復心跳等著送去加護病房。這樣熱血場景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振奮,當醫師就該這樣跟死神搏鬥,但我看著心臟外科學長走出急救室的背影,想起他身上背負著好幾件官司,熱血的代價竟是如此。這位學長是位滿腔熱血、熱愛心臟手術的心臟外科醫師,卻被告了好幾次,有幾件官司獲判無罪,有幾件還在纏訟中,而如今他已不願再做高風險的心臟手術,只開風險較低的周邊血管手術。剛才急救室裡熱血場景是否也喚起了學長往日的熱血回憶呢,或許有那麼一下吧,但在學長心中隨之而來的應該是無盡的失落與無奈吧。在「錢少、事多、離監獄近」的環境下,幾乎沒有人願意投入重症相關科別,雖然台灣醫師人數已經充足甚至過剩,但重症醫療環境不改善,招收再多醫師,大家仍會投入其他科別或直接轉戰醫美。
   
           中醫實習時,主要的教學活動都是跟診、上課為主,中醫負責醫師計畫的住院醫師訓練也是以跟診、上課、打雜為主,實際自己親自把一位病人從診斷、分析到治療看完的機會不多,而報告倒是很多。相對中醫實習,西醫見習時就須接觸住院病人,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幾乎是每天必做的工作,到了實習更常有機會處理病人的狀況,到了資深住院醫師就幾乎可以獨當一面了。「學習治病卻不看書,就像航海時不帶航海圖;只看書卻不實際照顧病人,甚至連出海都談不上」,中醫訓練的最大問題在於缺乏新進醫師在資深醫師監督下的實作的訓練,如果訓練不需要實作,那見習完就可以升主治醫師了,何必還需要實醫跟住院醫師訓練?而中醫的住院醫師訓練卻仍在做跟見習一樣的事情。看NBA看好幾年球技也不會進步,一直看NBA還比不上親自打一場球,更何況看的還有可能是打假球的。有些中醫大老一個診可以看上兩百多甚至五百人,病人進來,摸個手、寒暄個兩句大老就用預設組套開好藥了,看一個病人不用幾分鐘;而這些兵貴神速的大老也是最愛講「中醫治本」、「中醫比較細膩」的大老,原來這就是「治本」、原來這就叫做「細膩」。

                   這樣的差距一部分來自於中醫不像西醫有完善的住院制度,有住院病人可以讓新進醫師在資深醫師的監督下親自執行臨床處置,並且可以持續觀察疾病的變化。中醫門診的病人也大多會選擇有名氣的醫師,導致新進醫師難以累積臨床經驗,此外中醫門診的病人拿了藥就離開了醫院,也無從得知之後的發展,不像西醫的住院制度可以隨時觀察臨床處置對病人的影響。然而中醫住院一直無法良好發展,畢竟許多中醫大老要爭權奪利、剝削後輩時,各個勇往直前、張牙舞爪、斬將搴旗,而真正需要這些大老做事時,他們卻又變的各個溫良恭儉讓。


           畢業後走中醫的同學,極少數能獲得中醫負責醫師醫院主訓的機會,其他則是走上代訓或是無法參加中醫負責醫師計畫。參加醫院主訓的同學繼續接受類似中醫實習一樣的訓練內容,繼續浪費人生。參加代訓的同學,則是得白天在中醫醫院做白工幫醫院打雜,晚上風塵僕僕趕回診所看診,過著過勞人生,有的甚至每個月只能領到兩萬多到三萬多的薪水,業績太差還被檢討。沒有參加負責醫師計畫直接在診所看診的同學,業績太差會被金主檢討,而中醫人力已經過飽和,為了不被金主、經理檢討、羞辱,也只能開始做埋線、美容、賣轉骨方。在診所光鮮亮麗的形象照後,離當初剛入學老師講的中醫的不可思議、無可限量已經太遠,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業績壓力;在中醫負責醫師計畫冠冕堂皇的願景下,離中醫大老所謂的「中醫治本」、「中醫比較細膩」已經太遠,只剩下永無止盡的打雜。當然,也有前輩能做到或在往中醫的不可思議、無可限量前進,而他們是經過一番堅持才能做到,但堅持始終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中醫界的狀況,也讓堅持這件事變得更為困難。

           至於走西醫的同學,礙於醫師法第二條的規定,須先取得中醫師執照,才能參加西醫執照考試。然而畢業後走西醫都須參加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PGY),而畢業後無法及時取得西醫執照導致中醫系雙主修畢業生無法準時參加PGY。無法準時參加PGY導致部分醫院不願在PGY招募時收中醫系雙主修畢業生,無法準時參加PGY也導致日後住院醫師訓練延遲,所以許多醫院也不願招收需要延遲幾個月才能上班的中醫系雙主修畢業生。這樣的問題每年都在上演,至今仍無法解決。

           不論是為了什麼原因,進入中醫系,不論是走西醫或中醫,都不像高中生或一般人想的那樣容易,好像考進了就一路順遂。而牙醫也有「口衛師法」、波蘭牙醫師等問題,西醫師的過勞、醫師供需不均、畸型的健保制度、波蘭醫師等問題經過多年也沒有進展。當然,醫師、中醫師、牙醫師還是在台灣收入不錯,也相對穩定的職業,但回報與相對付出仍是不成比例。回報與與相對付出不成比例不僅是醫療業有的問題,也是台灣各行各業都存在的問題,在台灣只要是勞方都會受制於資方,醫中牙除了內部的問題外,也存在嚴重的勞資問題。不論是健保署、醫療財團、連鎖診所集團都無所不用其極地剝削醫師、中醫師、牙醫師。


           在台灣,談錢似乎是件禁忌的事,尤其老闆或醫界大老最愛講「年輕人不要在乎錢」,偏偏最愛講「不要在乎錢」的人也是錢拿最多的人。台灣是最講求CP值的地方,繳了健保費為什麼還要自費?工程師寫寫軟體哪需要收什麼錢?吃頓飯哪需要那麼貴?修個水電而已也要那麼多錢?跟律師聊個幾句也要收錢?這樣的環境下,降低成本與包裝行銷越成為顯學,而專業則逐漸在凋零。每個專業都應該被尊重,沒有任何的專業應該是慈善業,如果什麼都要慈善業,可以直接搬去難民營,那裡食衣住行、教育、醫療通通都是慈善業負責的。最愛講「年輕人不要在乎錢」的老闆則是最沒有專業的,他們唯一的專業就是把剝削員工的錢拿來給常酒駕撞壞超跑的富二代開著掛名公司的超跑載小模去飯店開毒趴。


           中醫系從設立時就面對各種困境,從沒有醫院願意讓中醫系學生實習、中醫系雙主修無法當醫官、特考復活的聲浪、中國學歷的挑戰、從沒停過的廢止雙主修言論、蠻橫上路的中醫負責醫師計畫、中醫系雙主修執照取得時間的延後、到中醫師供需失衡,中醫系從成立之初就一路風雨飄搖到現在。講講風涼話,看著自己的權益被侵蝕然後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很容易,畢竟熱力學第二定律支配著這個世界,然而,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對抗熱力學第二定律。捍衛自己應有的權益很難,但是權益從來就不會從天上掉來,權益向來就是自己捍衛而來的。精進專業同時,不忘捍衛自己應有的權益,捍衛自己應有的權益時,不忘精進專業,這或許是來讀中醫系這個風雨飄搖的系最需要的信念。


↓「那些年,蔘蔘一起追的中醫夢」更多文章 ↓
開業人生 (CM38大蔘蔘 著)
中醫蔘身深幾許     (
CM44中蔘蔘 著)
在中醫之前 (CM46小蔘蔘 著)
中醫點線面 (CM49小蔘蔘 著)
中醫系Q&A (CM50小蔘蔘 著)
回首其實也沒蕭瑟過 (CM51小蔘蔘 著)
接觸中醫 (CM51小蔘蔘 著)
給學弟妹的期盼 (CM52小蔘蔘 著)


留言

熱門文章